加强新媒体时代检验检疫保密工作

2017-08-03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以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移动技术等为基础的新媒体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新媒体时代,检验检疫保密工作面临着新的挑战,如何做好新媒体时代的检验检疫保密工作变得尤为重要。

  新媒体的概念及特点

  新媒体是利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移动技术,通过互联网、无线通信网、卫星等渠道以及电脑、手机、数字电视机等终端,向用户提供信息和娱乐服务的传播形态和媒体形态,是信息社会的产物,并且随着信息社会的不断发展而涌现出更新的媒体形态。

  相对于传统媒体,新媒体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一是信息呈现的数字性和超文本性,信息内容可以与其物质载体相分离,并实现海量存储。二是信息传播的复合性和集成性,利用网络技术和移动技术,新媒体终端可以非常便捷地将信息进行跨媒体和跨时空的传播与分享,从而极大地提升信息传播的时效和覆盖面。三是信息传播的交互性和及时性,利用新媒体,普通大众可以自发、自由地发表见解、表达诉求、交流思想、传递信息,从而形成双方乃至多方的及时互动、交流与反馈。

  新媒体对检验检疫保密工作产生的影响

  有利于推动检验检疫保密宣传模式创新。利用新媒体开展检验检疫保密宣传,因其信息传播内容丰富鲜活、形式灵活多样、获取便利快捷、便于互动交流与信息共享的特性,有利于打破传统宣传媒介的限制,凸显保密宣传的亲民性特征,推动保密宣传从涉密人员向普通大众扩展,扩大保密宣传的受众面和影响面。

  泄密渠道更加多元,窃密手段更加隐蔽,泄密后果更加严重。新媒体的应用与扩展,使得用户能通过即时通信工具等社交媒介,随时随地、随拍随发,为涉密信息通过新媒体终端泄密提供极大的便利。同时窃密者可以利用木马程序、无线上网、手机等技术手段和方式,在一方毫不知情的情况下窃取涉密信息。新媒体使信息发布、传播与获取具有高度的自由性和极端便利性,导致泄密事件在瞬间被无限放大,从而造成极其严重的后果。

  保密管理对象发生了变化。依托数字技术,涉密信息的产生、传输、存储,从有形的纸质文件扩展到以声音、文字、图形、影像等多媒体形式呈现的无形数字信息。保密管理的对象从有形的纸质文件扩展到无形的数字信息及其保管系统和关联设备。

  保密管理手段发生了变化。新媒体的广泛使用,导致涉密信息从产生、传输、存储、利用到保管每一个环节的泄密隐患将会成几何级数放大。因此,保密管理也从传统的较为单一以被动防御为主的手段,到利用“三合一”保密安全管理系统、涉密信息搜索系统、数据清除恢复系统、涉密计算机检查取证系统等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和设备,实现全过程、全环节的主动监控。

  新媒体时代做好检验检疫保密工作的建议

  要着力构建新媒体时代检验检疫保密工作宣传新格局。检验检疫部门应充分利用新媒体,采取开通保密工作微博微信、举办网上保密法规宣传、泄密窃密警示案例专题展等形式,扩大保密宣传的受众面,为大众提供内容丰富、形式新颖、鲜活及时的保密宣传内容。

  要着力完善检验检疫保密工作制度体系。及时制定或修订关于网络管理、涉密人员管理、信息公开与保密、新媒体管理、智能设备管理等一系列与新媒体相关的保密管理制度和规范。重新梳理相关涉密人员的权力与责任清单,建立具有强制约束力的岗位工作职责和考核指标,充分发挥制度在保密监管和预防中的主动作用,把握保密工作的主动权,切实防范泄密隐患。

  要着力加强检验检疫保密技术装备应用与升级。组织专门人员开展保密技术专题研究,通过技术手段推进管理方式和监管手段等创新,提升保密工作成效。严格执行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制度,按照分级保护的要求,建立相应的技术装备和管理规范,加强重点部位和关键环节的保密工作。要加强保密技术防护系统和保密技术检查装备的配置、升级和培训,提升保密工作技防水平,练好内功,切实筑牢保密工作的基础防线。

  要着力加强检验检疫保密人才队伍建设。要加强保密工作人员的保密知识培训,不断更新保密工作人员的知识结构,坚定保密工作人员的理想信念,确保保密工作人员成为国家秘密的忠诚卫士。加强保密部门、信息部门以及宣传部门的力量和资源整合,打造一支既懂保密、又懂新媒体技术的保密工作团队,为保密工作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坚实的人力资源保障。

  要着力加强检验检疫保密责任追究。保密工作是党和国家一项政治性、全局性和战略性工作,事关检验检疫事业的发展,事关国家安全和利益。对于违反《保密法》和保密工作管理规定的行为必须加强责任追究,确保各项保密措施和制度得到有效落实。

来源:质检总局网站